說真的,沒想過會紀錄不那麼生活化的話題,以前我除了不愛理財,還對政治無感。
對,不是討厭,而是無感,畢竟政治會牽扯許多敏感話題,尤其對象是自己的長輩、主管,礙於身份關係,當對方滔滔不絕在評論時,即使有不同的想法,也不好多說什麼?乾脆讓自己略過這一塊,只要討論到政治相關話題總是呈現與我無關的放空的狀態。
直到從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Lara老師分享什麼是國際觀、聽到敘利亞難民的故事後,又遇上烏俄戰爭,開始有興趣想瞭解更多相關的主題,後來又聽到敏迪選讀的Podcast,大家都知道政治、軍事議題向來是很沉悶,加上自己對於各國的歷史總是霧煞煞,但經由敏迪將枯燥乏味的事件,翻譯成平易近人的語言,讓我們去瞭解每則國際新聞之中的脈絡,分析她是怎麼去解讀串連的?這時這些新聞相對變得有趣多了,也因此開啟自己每週會找時間去吸收她彙整國際新聞的習慣,現在自己也較常會去看看國際新聞,並猜測這新聞會不會重要到被敏迪收錄成隔週節目中的其一主題,當下是蠻期待聽到她的分析呢!
自從烏俄戰爭後,台海的議題就較受大家矚目,自己也不例外,當去試著瞭解後,才發現這事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。
只是要是戰爭真發生了,自己能做什麼呢?
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,但似乎是束手無策,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可以怎麼做?若要逃命又能逃到哪裡去?跳海嗎?學包紮嗎?打從學生時期的軍護課就認清自己還真沒有這天分!之前有想到可以準備避難包及換一些外幣來分散風險,再來就完全沒頭緖,也不知從何著手?只能安慰著自己可能因為比以往投入關注這議題而太杞人憂天了。
而昨日看到敏迪專訪|戰爭爆發時,我不上戰場也可以幫助國家嗎 ─《軍事相對論》相振為,這個標題完全符合自己內心的疑惑,立刻點閱此次的專訪內容。
此次受訪者是軍事記者-相振為,訪談中提到他去烏克蘭採訪後寫下了《消失的國界》這本書,是以台灣人的角度去切入看待戰爭,從戰後烏克蘭人民的經驗中所學習到的帶回給台灣人做參考省思,整集節目看完後,也讓自己對戰爭比較有些概念,至少這段訪談有帶領我更融入到戰爭的視角去。
會想分享寫這主題,也是因為我們大多數的人一直都處於安逸的年代,就算隔壁鄰居不時發射飛彈,穿越到我們家上空,大家對這一切都是那麼的習以為常到麻痺的狀態了,過於鬆懈的我們,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,真的是比較擔憂,此次藉由烏克蘭帶給的警惕,我們應該要有些防備才是。因為此次訪談,讓我比較知道戰爭來了該怎麼去對面?更是體會到於戰爭時,這個非常時期所做的任何決定,真的都無法用平時的道德標準來判斷衡量:
在看到採訪前會覺得哪天真的面臨這狀況,這麼做是不是讓自己有很深的罪惡感,因為這像是狠心拋下了什麼?似乎是不被允許、不對的行為,而現在知道沒有戰鬥能力的人,選擇離開才不會拖累到別人,反而能讓在戰場上的家人不用懸著一顆心,所以逃跑不是罪,其實算是件好事。
以前學生時期在歷史課本總會有「叛國賊」這樣的反派角色出現,對於他們的印象就是眾所憎恨唾棄的,卻曾未想過為什麼他們會想讓自己名譽掃地呢?
影片中提到的情境題,當自己遇上時是會選擇保護國家,而反抗敵軍讓全家陷於生命危險之中?或是保護選擇家人,但從此之後被貼上間諜的標籤,遭眾人鄙視?這真的是難以回答的考題,更別說發生戰事的兩個國家,太多親友是血濃於水無法分割的狀態。
選擇留下的人也不是一定要上戰場,也可以盡自己能力去做一些事,像是維持生活基本的運作,即使是照常營業的小店家,更沒想到就連郵票都可以做成募資的項目,再將募款金投入回軍中,這些都可算是一種方式。
訪談中有提到烏克蘭有備戰經驗,這部份是台灣人所欠缺的,也因此我們相對陌生。此次相振為帶回了紀念品,這紀念品是俄軍一小部份的飛彈,而他將這個可怕帶回來讓更多的人知道,要是我們還是對這事無感,還真是枉費他的用心了。
‧當飛彈來了知不知道附近的防空洞在哪?
‧戰爭來臨時最想要保護的是什麼?
他所提的這些問題,真的可讓我們去反思,選擇苟且過活的過日子,不如幫助國家,就算沒有拿刀槍能力的人,也可以換個方式表達對這片土地的愛,比如照護、運送物資、募資等。最要的是大家要收起「打卡魂」,戰地是不能隨便打卡,當想要盡一份心力時,需留意不要過度曝光資訊。
或許訪談中所提到的這些,我們現在就都可以開始去思考,多一點準備、多一些提防是好的。
當然希望這一切都是多慮,永遠不要有這天到來,可以世界和平。